怎样选择卖出股票的更佳时机?散户为什么在牛市盈利少?

时间:2022-10-09 11:17:09    阅读:80

怎样选择卖出股票的更佳时机?散户为什么在牛市盈利少?

 

怎样选择卖出股票的更佳时机

俗话说,“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父”。的确,会卖是很重要的一个交易能力。

股票交易市场上有许多已经取得成功的高手,也流传着他们的传说和交易技巧。

很多普通交易者都在寻找更佳卖出时机的答案,华尔街无新事,我们可以学习借鉴成功人士的卖出操作方式。

巴菲特、索罗斯和其他成功投资者都是遵循已经提前设定的卖出条件进行操作,主要卖出条件有:

1.当持有股票已经不再符合股票标准时,选择卖出股票。价值投资者买入股票后,当持有的股票基本面明确变差,不再符合交易逻辑中股票定义的时候,选择卖出股票。巴菲特最擅长这类型的交易。

2.预期特定利好兑现时,选择卖出股票。

有些股票是以预期将要出现特定的利好,作为买入条件。这种利好不会重复,所以在利好兑现时选择卖出股票。索罗斯比较擅长这类操作。

3.当股票价格已经上涨到预期收益目标时,选择卖出股票。有些以安全边际作为买入条件,在以远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以后,单价格回归上涨至高于内在价值的时候,选择卖出股票。这是本杰明格雷厄姆法的风格。

4.通过技术分析得出的卖出信号。这种方法主要由趋势交易者采用。他们的决定出售的原因是信号某些特定的技术指标出现卖出信号。比较有名的是海龟交易法则。

5.机械性法则。

比如设定比买价低10%的止损点或使用跟踪止损点(在价格上涨时相应调高,在价格下跌时却保持不变)来锁定利润。机械性法则最常被遵循精算法的成功投资者或交易者采用,它们源自于投资者的风险控制和资金管理策略。

6.在认识到自己的买入条件犯错误的时候,选择卖出股票。

任何人都做不到完全不犯错误,在买入股票后,却发现买入条件是错误的时候,选择卖出股票。

这些卖出操作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不带感情色彩的。

正确的卖出操作包括盈利交易和亏损交易,交易高手关心的不是他会在一笔交易中赚多少或赔多少。他只是遵循交易逻辑,按计划进行操作,而卖出操作也是逻辑的一部分。

想要更多的盈利和减少亏损,交易高手一定是首先加强优化自己的交易逻辑,再根据逻辑做计划交易,拒绝任何试试看的交易。“截住错误的亏损,让正确的利润增长”这是所有交易高手的成功之道。

因为账户资金的减少,使交易者感受一种由预期盈利变为真实亏损的心痛,如果交易者没有提前做好盈利预期被逆转的应对计划,这种心痛被强化和放大,让普通交易者很难坦然接受亏损。

没有一个正确的交易逻辑,普通投交易者无法判断什么时候应该卖掉一只亏损的股票,一只赚钱的股票又应该持有多久。不去跟踪交易逻辑与持股的匹配变化,却紧盯股价的涨跌,结果账户里的每一次资金增减变化,都会紧紧地扣动他的心弦。当股价上涨小有盈利时,就开始担心这些利润会化为泡影。为了消除压力,脱手卖出。毕竟,巴菲特说了“保住本金”是生存的法则。

在面对亏损的时候,告诉自己那只是纸面损失,只要不割肉,就是“暂时”的调整,价格将很快反弹。

如果亏损越来越大,就在心里盼望,只要价格反弹到买价,就选择卖出。

当价格继续下跌,对持续下跌的恐惧最终会取代对价格反弹的期望,终于在更低价附近全部卖出,被迫接受巨额亏损。

没有按照交易逻辑去观察,辩证股价涨跌带来的盈亏是否改变了性价比,再去决定是否需要卖出止损;而是用个人主观情绪支配整个交易过程。在价格一路下跌的过程中,不断寻找新借口,告诉自己那只股票可能是好股票,说服自己坚持下去,用无知去接受更大的亏损。

一个交易者要像那些高手一样,去建立属于自己的交易逻辑,也要规范自己的操作习惯和提高交易能力,坚持做自己看得懂的交易,才能减少贪婪与恐惧的负面效应,成长为一个稳定赚钱的成功交易者。

散户为什么在牛市盈利少?

绝大部分人进入股市,都来自于周边亲戚朋友的“赚钱效应”。一轮牛市起来,水涨船高,周边炒股的人都赚钱了。在耳濡目染之下,初入者也抱着一颗“赚钱”的心,兴冲冲地就跑去证券公司开户了。

”赚钱效应“发生时,是牛市的某一个阶段,而且牛市还没有走完。牛市的特点就是大部分股票都是上涨的,所以初入者很快就能赚到钱。

股市“一赢二平七亏”,作为牛市的初入者,没有人相信这一点。即使相信,大多也会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属于能赢的那10%。

最开始,初入者只是小打小闹,投入的资金也很少,一两个月工资,或者父母给的零花钱。由于是牛市,鸡犬升天,随便买入一只股票也很容易赚钱。这时初入者很容易出现的一种心理,就是将股票的浮盈,当做是意外之财,并且与平日的消费联系在一起(往往是非必要消费)。比如小王月薪5千元,投入了1万元(两个月工资),买入股票后不久,就上涨了5%,产生了500元的浮盈。小王除了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还会将这500元理解成“可以上馆子搓一顿了”,“要是去足浴都可以六七次了”,“再涨一点都够买上次看中的大衣了”。

于是,初入者开始慢慢加大本金的投入。在此过程中,初入者会遇到很多插曲——偶尔的下跌,教会了初入者应该“落袋为安“。起初刚刚卖出后,股票继续下跌,初入者会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卖得对。可过不久,这只股票又开始继续上涨,并且超过了初入者的买入价。此时初入者看着眼红,要么继续买入,要么换一只看起来”更有潜力“的股票。

几轮操作以后,初入者慢慢也总结出一些自己的心得,并不断得到股市的验证。此时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叫做“新手教老手”、“徒弟教师傅”。

就这样,指数一路高歌向上。上涨途中,偶尔也会遇到暴跌。暴跌的特点是,往往发生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好消息,也没有任何坏消息,不知不觉就跟抽风一样暴跌了。等收盘以后(甚至盘中),N多个坏消息就被猜测出来,演绎成N多个版本。此时总有看空、逃顶的声音,但是,过不了几日,指数又会在暴跌的基础上创出新高。

到牛市后半段,一有看空的声音发出,就会遭到初入者的谩骂——很显然嘛,耽误了公众“赚钱“的大事。随着牛市的发展,这种看空和逃顶的声音越来越小,因为每次发声都会被埋怨,每次发声都被证明是错的。看空者颜面尽失,甚至也开始怀疑自己的看法,加入看多的行列。接着,市场上逐渐有很多种解释,来支持牛市的高估值,并且给出了不切实际的点位预测,例如“万点不是梦”。一次次下跌后又被拉起的股指,也让初入者相信,这个梦会一直持续下去。

直到这个时候,初入者仍旧是赚钱的。但是在过程中,除了欣喜之外他们内心也经常饱受折磨。股票涨了,但没有其他主流板块涨的多,折磨;股票涨了,但没有大盘涨的多,折磨;自己持有的股票总是涨得慢,折磨;自己刚卖掉的股票总是大涨,折磨。在轮番的折磨中,初入者不断变换自己持有的股票,有时根本不记得自己买了那几只股票。而折磨的根源,就是前文提到的“赚钱”的思想,而典型的表现则是会把浮盈具象化,跟现实生活中的消费联系在一起。

股指上涨得越高,初入者的仓位也越来越高,不多久就没钱可以投了。后悔的心情不断侵蚀着初入者的内心,“当时多投一点就好了,当时如果多投一点,我都可以少上几年班了“;”当时多投一点,我都可以换台车了“……人的欲望是无止尽的,于是初入者开始”借钱买股“了。融资融券开通后,让“借钱炒股“变得更加容易。如果借钱炒股有赚头,那么借的钱还可能会更多。初入者已经不相信股市还会下跌。

在一轮牛市中,大部分人初入者的盈利无法超过指数,主要原因有三点:

1、在牛市初期,初入者总是在回调时卖出股票,直至股价又大幅超过卖出价时,初入者重新杀入。在此过程中,初入者没有吃到整个涨幅。

2、牛市后期,初入者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甚至借钱炒股。使得初入者的成本都集中在高位。

3、牛市中频繁操作的交易成本。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