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者如何分析"调整后"的财务报表?

时间:2022-10-14 10:02:14    阅读:52

股票投资者如何分析"调整后"的财务报表?

 

从1999年年报起,上市公司必须在报表中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每股收益",以帮助投资者客观了解上市公司的可持续盈利能力。此前,监管部门已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调整后每股净资产",以帮助投资者正确地评价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

将上述两个指标结合起来,有利于投资者正确判断一家上市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然而,一些上市公司因关联交易形成的利润额较大,但被扣除的非经常性损益金额却相对较小。究其原因,这些公司只将"营业外收支净额"作为非经常性损益扣除,而实质上属于非经常性损益的关联交易利润并未扣除。对于调整后每股净资产的计算,也存在着刻意将某些质量低下的资产列示为非调整项目的情况。

这说明,一些上市公司在预见到披露此类信息对其具有不利影响时,存在着操纵有关指标、刻意选择调整项目甚至规避披露的现象。有鉴于此,广大中小投资者在理解"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每股收益"与"调整后每股净资产"这两个"调整后"财务指标时应关注以下问题∶一是关注该等指标数据的可靠性。

根据审计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对于此类信息仅有查阅的责任,而没有专门对其信息的披露情况发表审计意见的责任。因此,投资者不能认为这两个指标的披露已经过审计并基本可靠,必须自已多加计算研究。

二是关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界定。投资者应考虑到,除了报表营业外收支净额以外,是否应包括由关联交易产生的、但在报表中列示为其他业务利润或投资收益的项目以及补贴收入等。当然对于关联销售或采购交易产生的损益以及环保类或公益业类公司获得的现金补贴收入等项目,在性质上可视为经常性损益,投资者不必将其扣除。

三是关注净资产调整项目的确定。投资者应考虑到,在现行的调整后每股净资产计算中已调整项目基础上是否还需扣除其他实际资产质量低下的项目。投资者应重点关注注册会计师对公司资产重大减值损失、重大担保或未决诉讼等或有损益事项发表的意见,以便进一步确定有关项目的调整。四是提高对调整差幅重要性的认识。

每股收益与每股净资产可视为公司过去与未来盈利能力的反映,如果非经常性损益或净资产调整项目金额占调整前指标的比重(即调整差幅)过大,显然其盈利能力是很差的。

此外,有关研究人士认为,如果调整差幅超过了20%即重要性水平为20%,扣除或调整项目对有关指标的影响也是重大的,因此投资者也应对此类公司加强风险意识,关注其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的变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