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方法在债券投资中的应用法则

时间:2020-07-13 00:26:13    阅读:686

 

3月22日,中国只量化Smart Beta债券ETF(公司债ETF)即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以后,普通投资者也可以通过A股账户购买到量化的债券产品。量化方法在债券中的应用是平安基金指数投资团队的一大创新。


一、债券ETF在中国发展现状


据Wind数据统计,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我国存量债券ETF基金产品规模达到11只,基金总资产为168.24亿元人民币。这其中包含利率债ETF产品7只,规模为91.41亿元;信用债产品4只,规模为76.83亿元。


和2017年底总规模39.05亿元相比,2018年债券ETF总规模增长了129.19亿元。这其中,主要净增长来自于海富通地方债ETF、平安活跃国债ETF和平安公司债ETF。


尽管如此,债券ETF在中国ETF规模占比还是较小,只有4.4%。相比美国14%左右的比例,发展潜力巨大。今年来看,区域性的地方债ETF、跨市场的信用债ETF、甚至证金债ETF都有可能落地,那么今年大概率还会是债券ETF大爆发的一年。


中国债券ETF规模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债券ETF作为工具化属性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认可。从债券ETF诞生的历史来看,债券ETF经历了从散户型产品向机构型产品发展的历程,也是中国市场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代表的投资群体的崛起的过程。


量化方法在债券投资中的应用法则


二、债券ETF的投资优势


随着FOF和养老金的发展,债券ETF的投资价值会被更多的养老投资机构关注。美国养老基金的规模已经达到了25万亿美元。在养老金管理中,无论是基于生命周期的FOF配置还是基于年金管理的类收益配置,债券型基金都或是更大头的配置对象。


债券投资的三要素是: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债券投资经理的诉求就是寻求这三者的平衡。和主动型债券基金相比,债券ETF不仅拥有指数投资的简单透明、费率低廉,还同时兼具上述三点优势。


债券ETF的收益性


说到债券ETF的收益性,个要拿来作比较的就是主动管理的债券基金。


投资者对于债券型产品选择难度在增大。据Wind数据统计,在全市场5000多只公募基金产品中,债券基金数量仅次于混合型,有超过1400多只债券型基金。除了数量众多外,由于基金经理变更、投研团队的不稳定、或者是基金经理本身风格的漂移和切换,都会使得基金业绩排名的不稳定。据统计,2010年至今,只有45%的主动债券基金超过的业绩基准。


此外,无论股票还是债券投资,都会面临一个规模和业绩相矛盾的难题。主动管理型产品讲究的是集中持仓,看好某只券就大量持有,有时候还会加杠杆,以便在排行榜上获得更高名次。


对于小规模基金而言,单券涉及的金额数量较小,流动性压力小,买入卖出相对比较方便,比如在市场上要买入或者卖出2个亿相对比较容易。但要进出50亿相对就比较困难了。债券比股票可能面临的流动性压力更大。我们也做了一个统计,2018年业绩超过10%的38只主动管理型基金中有28只规模都在10亿元以下,其中有20只规模不到5亿元。


在机构化投资的时代,业绩排名靠前的小基金实际上是没有办法满足机构需求的。对于大资金的管理,依靠集中持股持券,由于换仓相对较难,反而业绩不佳。债券ETF通过战略和战术上的分散化投资方式,更适合机构投资者的需求。


指数化投资分散踩雷风险


除了从资金大小角度看分散化投资,分散化的另一大功能就是避免踩雷风险。回顾最近几年的公司债和企业债市场,债券违约数量逐渐攀升。这其中既有前期发行债券陆续进入还本付息窗口期的因素,也有发债公司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致现金流紧张的原因。2018年,发生违约债券数量较2015增加了近4倍,较2016年增加了近一倍。


量化方法在债券投资中的应用法则


关键词: 债券投资